數字化轉型,印刷業將迎誘人藍海
近幾年來,數字化正在全國掀起一陣狂飆似的發展,智能化的概念上升為國家戰略,整個社會言必稱“互聯網+”。對于很多行業來說,“互聯網+”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傳統模式的印刷業要想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則需要一個打破、改造、重建的過程。
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印刷行業的轉型與綠色發展,上海富韜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珩進行了諸多嘗試。經過了幾年的籌劃和深入研究,宋珩帶領富韜實業的團隊對印刷技術進行了多項數字化改良,為我們初步展示了印刷行業互聯網化的優勢與發展空間。
記者:您在印刷這個傳統行業浸染十余年時間,如何看待如今印刷行業互聯網化的轉型趨勢?
宋珩:目前傳統企業互聯網化是大勢所趨,印刷行業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印刷業的互聯網化也并非易事。在過去30年間,印刷行業的硬件思維和購買的大量設備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困境和無止境的惡性競爭循環,因此,如何整合行業資源,用技術手段搭建平臺,在發展中更換“引擎”是個技術活。不過,印刷行業是個萬億級的市場,現如今時機也成熟,與互聯網技術融合后將形成一片誘人的藍海。
記者:您和富韜實業的團隊在這一領域做出哪些嘗試?如今取得了哪些成績?
宋珩:我們結合互聯網技術,針對絲網印刷技術進行了多項改造,總的目的,就是借助于互聯網升級產品和服務。例如我們應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研發出的絲網印刷控制管理系統和絲網印刷設備,不僅將印刷速度提高到了原來的3倍,而且能夠有效減輕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印刷效率和成品質量,節約了材料和印刷加工成本,提高了操作過程的安全性和自動化水平。單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項融合了“互聯網+”的改良技術就算得上是成功的。
記者:富韜的這項絲網印刷技術在業內擁有不錯的口碑,它是如何實現業內最低值次品率的升級的?現如今印刷需求已拓展到了陶瓷、瓷磚、標簽打印等領域,這項技術是否也能勝任?
宋珩:能實現最低次品率,主要原因是在于其對流程中的每個細節的把控。一方面,我們以可編程終端作為控制系統,開發了一套便于不同人員操作、運行比較可靠、界面完善、實時監測的人機交互系統。另一方面,我們也增加CCD機器視覺系統,對采集到的加工品高清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后,生成定位數據,提高了印刷作業的速度和精度,從而實現了效率和質量的完美結合。從當前的應用來看,這項技術的性能優越,能夠不受材料限制,實現在瓷磚、瓷片、有機玻璃、EVA.KT板等多種表面進行高分辨率的印刷,在我們的多個合作項目中都有不錯的評價。
記者:在您看來,未來印刷行業互聯網化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您對富韜的團隊有怎樣的規劃?
宋珩:智能化、高效化、精細化會是印刷行業與互聯網技術融合后最大的趨勢?,F如今,絲網印刷大部分都應用于食品包裝、煙標、化妝品、陶瓷等產品上,在提高機械品質的同時,我們還會為合作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如在產品印好之后,幫助企業解決后道問題,用最精細的產品和服務,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真正促使“互聯網+印刷”模式落地實踐。
上一條: 上一篇:對話環保大咖”--印刷產業VOCs治理委員會李建軍:我與臭氧較勁